新闻荐读
8月12日上午
记者来到 南昌市首家无声咖啡店
——“润语无声咖啡”
该店位于湾里管理局高路入云端景区
与寻常咖啡馆不同
这里的交流是以纸笔、手机或手势完成
37岁的听障人士周高泉
便是这家咖啡店的主理人
记者了解到
周高泉曾因听力障碍在生活中屡屡碰壁
却从未磨灭他对生活的热忱
2022年
展开剩余75%偶然接触到西安心研无声咖啡的周高泉
被“用咖啡连接世界”的理念深深触动
也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
“在西安学习的那段时间,我不仅掌握了咖啡制作的相关技能,更确定了自己想做的事。”周高泉回忆道,回到南昌后,他的创业路从一辆“后备箱咖啡”起步,随着“移动咖啡”的口碑越来越好,设备也在持续升级:从最初的简易后备箱,到改装餐车,再到如今配备了大容量冰箱、多个储物柜和制冰机的3.0版本专业咖啡车。
“虽然生意越来越好,但我心里一直盼着有个固定门店,真正静下心来, 打造自己的品牌,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。”周高泉说,让他意外的是,和市残联沟通过后,在多部门的支持下,他成功于今年7月开起了这家咖啡店。
“门店场地是公益合作性质,今年7月营业额就有5万多元,周末来这里玩的游客特别多。”周高泉介绍道,目前,他有3台3.0版本专业咖啡车、1家门店,3名全职听障员工和多名兼职听障员工,南昌第二家门店计划9月开业。
记者注意到,门店的饮品品类丰富,既有美式、拿铁、摩卡等经典咖啡,也有柠檬水、杨枝甘露、多肉葡萄等特色饮品。菜单下方特别标注着“如果有特别需求,麻烦您写在手写板上”,店门口则张贴着“你好”“谢谢”“一杯”等常用手势图示——这些贴心设计,让点单过程简单又顺畅。“店里现在有两名店员,其中一名是听障人士,所以就想到用这个办法,让沟通能更顺畅些。”周高泉说道。
听障人士章龙梅也是员工之一。“培训员工时,小周老板教得特别认真,拉花、选豆,每个细节都反复教。”她回忆道,跟着小周老板三年,见证他从餐车到门店,“靠着扎实手艺和真诚服务,生意越来越好。现在我除了工资,还能拿门店营业额5%的分红。”
如今,“润语无声咖啡”已形成独特经营模式:以专业咖啡车为“移动名片”,主动参与各类市集、商业活动等;以固定门店为阵地,用稳定品质和互动增强顾客粘性。对周高泉而言,这杯咖啡早已超越饮品本身,它不仅是听障群体与世界对话的媒介,更是奋斗者用坚持写就的答卷。
来源:洪观新闻·南昌晚报记者 万敏/文 成奔/图
编辑:鲍文慧 审定:金官 核发:李健军
发布于:江西省